欢迎您访问【河南农大园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0371-65558241

NEWS CENTRE

新闻资讯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企业资讯

断奶三天采食量对全程养猪效益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0-09 16:17:25      点击次数:24

       相比于禽类,猪的饲料效率一直以来差强人意,然而,生产中确实观察到,在110公斤体重出栏,料肉比可以做到2:1以内的,这说明猪有这样的经济潜力。作为哺乳动物,影响猪的经济效益根本点出在哺乳这个环节。或者说,哺乳这个流程无法满足育肥猪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作为哺乳动物,猪的遗传要求就有哺乳这个环节。我们来看,这个环节有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改善的地方是什么?我们可以用的方案有什么? 

      首先,哺乳动物有哺乳这个生命程序,是生命进化的结果,分析起来,动物从卵生进化到胎生,这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在动物进化史上,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如此巨大的进步,很难一次性做到很完美。那就是,胎生要消耗母体巨量的营养物质和排出巨量的胎儿发育代谢产物,这个数量大到母体无法承受的程度,于是,动物选择了折中方案:胎儿在子宫内,把最要重的生命器官首先完成发育,次一级的生命器官,留在了出生后继续发育。通过观察,我们明白,动物的胃肠道消化系统,在发育史上,就是这个次一级的生命器官。

     有数据可以证明这个观点:

     初生的乳猪,记录他们的胃肠道(或者所有的消化系统)总重量和初生重,到28天断奶的时候,再次测量他们的胃肠道(或者所有的消化系统)总重量和断奶重,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4周内,体重增加了大约5倍,但是消化系统重量增加了10多倍,表明哺乳动物的消化道是在哺乳阶段继续发育的。母乳的营养成分和状态,或者说哺乳这个程序,是专门为了胃肠道(消化系统)持续发育而设计的。弄明白这一点,对我们理解断奶饲料的设计很关键。

       如此就出来了新的问题:商业生产中胃肠道的健康和强大是饲养经济动物的基础,因为他们是保证饲料转化为动物产品的第一个关键环节。但是从畜牧业全程考虑,经营者希望这个环节越短越好,由此出现了野生状态的野猪哺乳期通常大于六个月,但是规模化饲养的养猪业,哺乳期被压缩到4周甚至更短---当然,迫于非洲猪瘟的压力,很多养殖业主幡然悔悟,有增加哺乳期到5周的态势。本质上,为了达到养猪业最大经济效益,断奶时间,是一个结合猪的遗传潜力、环境控制能力和运作成本,饲料的科学设计与生产,疾病的控制与药费成本,母猪养殖数量与产房容量等等综合因素,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点。

     目前我们习惯的4周断奶模式(有的更提前),根本问题是:小猪的胃肠道没有完全发育好,断奶饲料的设计都是按照育肥猪的营养需要进行的(粘膜需要的营养和乳清无关,传统的教槽料每吨全价料使用到150公斤或者更多的乳清粉,不过是有两种收获,其一是5公斤乳清粉就可以办到的事情,那就是激活胃肠道内的乳酸菌---这一点现在有更高效的复合菌培养物,可以更快更好的达成这个效果。

      第2个就试图通过这么高的乳清粉,其中乳糖的用量绕过断奶后的胰岛素水肿,但事实是断奶后,无论如何都要用到玉米或者膨化玉米碎米之类的淀粉原料。胰岛素水肿无可避免。

       没有人考虑到这阶段的胃肠道发育的需求,因此,全球一致的后果是:断奶后头三天内,胃肠道粘膜千家一致出现萎缩、塌陷、脱落、重生,断奶后3~6天出现胰岛素水肿,这样一个千篇一律的事实。断奶后头三天之内,胃肠道黏膜营养物质匮乏和胰岛素水肿双重因素加剧了胃肠道黏膜炎症。因此的结果是:断奶后头三天,小猪都是失重的,所以断奶后一周,生长速度为零。这一现象对全程的经济效益影响是深远的。至少导致出栏时间推迟2周,料肉比增加0.1%-0.15%。

面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思路解决。

其一就是推迟断奶时间到5周,这个方案全程的综合效益非常明显。

其二就是改变断奶料的设计,以胃肠道粘膜的健康发育为第一考虑。 



上一条:微量元素的改变与思考
下一条:没有啦!

返回列表

您感兴趣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