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研显示,2011-2020年规模场的养殖成本控制能力相对要好于非规模场,数据显示规模化养殖生猪完全成本相比较有优势,抗风险能力较强,规模化养殖企业成本优势主要来源人力成本控制优势。
从公开资料整理发现,规模场和非规模场成本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工费用,从规模场历年成本结构拆分来看,人工费用从2011年维持在1.00元/公斤,截止到2020年人工费用在1.50元/公斤,而非规模场在2011年人工费用在2.70元/公斤,截止到2020年人工费用在4.30元/公斤,这是成本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在同等情况下部分散户饲料成本相对会要高于规模场,散户生猪饲料多以经销商外采为主,而规模养殖企业或直接从饲料企业采集,减少中间费用;
但目前规模场在饲养要求高,类似防疫各种成本会有投入,这样相对应会增加规模场成本,但是若在同等条件下,规模场成本还是略低于散养企业。
首先从供应端分析来看,自5月份开始,受阶段性供应偏紧影响,猪价偏强运行,全国均价始终在7.5-7.8元/斤之间徘徊,虽然尚未到达成本线,但对于处于深亏阶段的养殖户而言,似乎看到了春天的来临。
6月份供应偏紧似乎依旧持续。据Mysteel农产品了解,6月份全国规模企业出栏环比减少1.05%,养殖端出栏压力不大。这一点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也可以得到证实。
众所周知,自去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呈递减趋势,目前商品猪存栏对标前10个月的产能,分别为7-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为4541万头,4500万头和4459万头,因此6月份商品猪供应较5月减少实属正常。
其次,政策及阶段性供需失衡对猪价形成支撑。短期内收储及广东限运仍在发力。6月10日,今年第11次收储,宣告结束,虽然成交结果依旧不理想,但国家提振猪价的意图依旧明显,此外,广东限运不放松,依旧利好猪价。另两广、福建等地区持续性降雨,生猪出栏受限,供应较前期减少。
但经历了去年的低价“超淘”之后,现下小部分区域出现供应缺口,尤其部分散户产能去化严重,个别出现“无猪可卖”的情况,加之部分规模场缩量,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被迫提价也在情理之中。
6月已经过半,价格仍或偏强运行。首先阶段性供应偏紧对价格仍有支撑,政策方面亦或形成利好,养殖端心态短期内依旧乐观。产能方面虽然大概率微增,但周期性拐点出现,去化程度接近底部已属共识。
以上,短期内仍或支撑价格继续上行。但与此同时仔猪补栏接近尾声,很难再次发挥“余热”。二次育肥或将迎来集中出栏。夏季雨水多,且高温,非洲猪瘟等疫情发生概率加大。此外,肥猪受欢迎程度减弱,压栏风险增加,养殖端议价话语权下降等,多为利空。
上一条:58种常用饲料原料抗营养因子含量
下一条:仔猪为什么要补铁?如何确定补铁时间?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