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场分群及饲养密度的要求
入场按体重分群,每圈的体重差异在控制在3-5%以内
要给与足够的饲养面积,散栏露天圈,每头牛运动场面积在20m 以上。彩钢
棚全覆盖的牛舍,运动场面积不少于12m2/头。运动场面积是指除去3米宽采食台之后
育肥饲养期间,预防蹿圈和严禁调圈
严格执行以上操作,可最大化减少牛群争斗造成的损失,提高牛群舒适度,进而提高日增重
2.育肥日粮过渡原则
同一阶段的配方,按照增加头份的办法来进行料槽管理。每次改变的浮动在3%-5%,每次改变需要稳定3天以上的时间。
低精料向高精料过渡时,应先把干物质采食量提高至相同水平,然后逐步增加精料水平,可以按照每3-7天增加0.5kg的速度来进行,现场根据粪便情况可适当延长过渡时间。
3.低温环境(-1到8°)下,牛体粪便高度对日增重的影响
4.如何提高出肉率和屠宰率
品种
欧洲大陆品种的牛(西门塔尔等)要比英系品种牛(安格斯等)屠宰率高,荷斯坦牛比专业肉牛品种低2−3%
性别
屠宰阶段
育肥牛的屠宰率会随着活体重或背膘脂肪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动物达到成熟体重时,体脂肪数量的增加速度会比身体内脏组织器官要快,因此屠宰率会高,但如果不把背膘计乳肉重的话,净肉率不一定会提高
牛体卫生
如果肉牛出栏体重为600公斤的话,其身体表面带有3公斤的杂物,屠宰率就会降低大概0.5%
称重地点
在屠宰场称活牛的屠宰率会比在养殖场称牛的屠宰率高
绝食时间
屠宰前提前24小时停止饲喂水料,牛的活重会降低,可以提高屠宰率
饲料比例
出栏前的日粮中含有的粗饲料比例高,会让消化道更重,屠宰率也就越低
日粮能量
增加能量会提高动物的日增重和胴体重量,也就增加了动物的屠宰率
5.如何改善肉色
屠宰后牛的pH值和肉色有关,pH值越高,肉色越深。肉中糖原的储存数量越丰富,肉中的pH值就会越低。屠宰前的饲喂,营养越充足,肉中存的糖原也就越多。
屠宰前的应激也会影响肉色。一般建议绝食时间小于24小时,屠宰前始终有饮水,待屠宰圈密度不要太大,不混群。
除此以外,动物的品种、性别等也影响肉色。例如牛的年龄越大,肉色越深。性别上母牛和阉牛肉色比公牛浅。
来源:嘉吉反刍动物营养
上一条:高温高湿天,注意饲料原料的贮存
下一条:几种常见母猪配种失败的原因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