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分败血型和下痢型。败血型多发生于2~6周龄羔羊,病羊体温高达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有轻微的腹泻,有的带有精神症状,运动失调、磨牙,也有的出现关节炎,多于病后4~12小时死亡。下痢型多发生于2~8日龄新生羔,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状,带有气泡,有时混有血液,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站立,消瘦,衰竭死亡。
防治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保证圈舍清洁干净。对怀孕母羊和哺乳母羊合理调配饲料,给予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分娩时做好产房和接产卫生。羔羊及时哺喂初乳,哺乳前母羊乳房用温水洗净、擦干。
2. 特异预防可用大肠杆菌多价菌苗给孕羊预防接种。
3. 发生本病可肌肉注射氟尼康(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等)或止泻一针(主要成分:恩诺沙星、黄连素等),按说明书使用。
4. 对症治疗:收敛止泻,助消化、补液可用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0.3克,次硝酸钠0.2克,混合加水适量,一次灌服,每天2次,连用3天。
本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5日龄羔羊发病为多。病初羔羊精神委顿,食欲低下,不久即下痢,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颜色黄绿、黄白甚至灰白,部分病羔后期粪便带血,成为血便。病羔虚弱,卧地不起,常于1~2天内死亡。个别病羔腹胀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最终昏迷。体温降至常温以下,不久死亡。
防治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孕羊体质;产羔季节注意保暖,防止羔羊受冻;合理哺乳,避免饥饱不均;产前产后或接羔过程中都要注意清洁卫生。加强对羔羊的护理,做好消毒、卫生工作。
2.每年产前定期接种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狙、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也可接种羔羊痢疾灭活疫苗,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日注射2毫升,再于分娩前10~20日第二次注射3毫升,第二次接种后10日产生免疫力。
3.羔羊出生后12小时,可灌服土霉素,有一定预防效果。
4.治疗可肌肉注射头孢金品(主要成分: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等)或抗菌先锋(主要成分:阿莫西林等),按说明应用;或口服土霉素粉0.2~0.3克,胃蛋白酶0.2~0.3克,加常水30毫升调后一次灌服。
上一条:六种加工工艺对颗粒料的硬度质量影响
下一条: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
返回列表 |